2022年11月15日,第14屆紅頂獎專家評審活動在京舉行。由來自行業協會、零售渠道、市場監測機構、藝術機構以及高校的專家學者等共同組成的專家評審團對企業提交的紅頂獎申報產品進行了打分評審。
跨界與出圈 紅頂獎的價值向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會上,紅頂獎組委會負責人呂盛華首先對第14屆紅頂獎主題“啟·昂 不一樣的紅頂獎”進行了詮釋。他指出:“疫情之下,家電行業經歷了很多挑戰,但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不畏短期困難,保持奮發昂揚的斗志,特別是‘二十大’之后,希望行業能夠迎來再出發。也因此,紅頂獎選擇了這一主題,藉此為行業帶來激勵和正能量;另外,‘啟·昂’連讀為‘qi’ang’,也是對行業未來的諧音寓意。”
他提到,科技的發展正在重塑人類的生產生活,而各行各業也不斷面臨著不確定性新挑戰。近年來,紅頂獎力求“跨界”和“出圈”,希望在不同領域擁有建樹的專家和大咖能夠登上紅頂舞臺,分享更有價值的聲音。同時,通過廣泛的傳播與公域私域分享,也希望擴大紅頂獎的社會影響力和共鳴圈層,“在紅頂盛典的舞臺上,邀請過國家經濟智庫的學者,詩詞大會的冠軍,也迎來過天文學家、科幻小說作者和時尚生活博主,他們的話題與家電也許并非強相關,但其帶來的思想沖擊波卻讓大家受益無窮,他們展現出關于品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帶我們穿透平凡以外的‘詩和遠方’。”
除此以外,呂盛華還介紹了今年紅頂獎的一些破圈計劃,“首先,我們將與浮云藝術共同舉辦‘紅頂獎&后畢業季’年度家電藝術大展,讓消費者感受設計美學與生活美學的交相輝映;同時為了提升紅頂獎自身商業價值,我們計劃在10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投放大屏廣告,讓更多消費者感受藝術與家電的交匯魅力;此外,我們計劃在紅頂獎盛典晚宴上舉辦慈善拍賣,為青年學子的藝術生涯提供一些社會支持;另外,我們還會與永達傳媒繼續合作,將紅頂獎獲獎產品呈現在高鐵站點和高鐵列車上,讓消費者與紅頂產品有更多接觸。除此以外,包括京東、家電企業自身渠道等,都會給予紅頂獎產品在銷售方面一定的支持,以響應國家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號召,推動紅頂獎產品走入千家萬戶。”
紅頂獎組委會成員徐建勇向與會代表通報了此次紅頂獎產品申報結果,他提到,2022年組委會接到企業申報產品144款,其中包括26大類單品和4大類套裝。
會上,徐建勇向與會專家組介紹了紅頂獎評審規則,他提到,紅頂獎評分規則由技術先進性、高端引領力、外觀設計、節能環保和整體感受5部分組成,其中技術先進性和高端引領力權重較高,其次為外觀設計和節能環保,另外整體感受偏重于評委的主觀體驗,以適應當下消費者對于“產品體驗”的重視。評分的權重分布平衡了創新的前瞻性和體驗的靈活性,在兼顧產品硬性指標的前提下,給與用戶感受更多表達空間。
定義品質坐標 紅頂獎再出發
作為專家評審組的一員,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在評審工作結束后表示,第14屆紅頂獎入圍產品極具吸引力,可謂是中國家電一年來創新成果的“大比武”,在技術上更是“十八般武藝,各有千秋”。“整體看下來的體會是我們的家電產品越來越細致,無論是功能性,還是藝術性都極大提升,從產品上,可以洞察到整個產業正在向著高質量發展之路轉型。”另外,她提到,此次評審中,套系化產品的極大豐富令人驚喜,這也反映出家電行業由單一產品提供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轉化。
“通過紅頂獎入圍產品評審,我看到了中國家電產業在低迷市場環境中的韌性,我們的創新力、生長力依舊充足,其中有多款產品讓我眼前一亮,記憶深刻。” 奧維云網總裁郭梅德表示,“以烹飪廚電為例,這些創新產品不僅體驗更豐富,外觀設計與家居的融合性更強,而且企業開始將一些文化性的內涵呈現在產品中,在存量換新的市場,相信一些個性化的情感價值能夠引起消費者共鳴。”他提到,“十幾年來,紅頂獎一直在引領中國家電產業的創新取向,為行業由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提供了引導力,當前,提振消費情緒,以產品創新激活我們龐大的存量市場,是家電產業走出泥潭的關鍵,希望本屆紅頂產品能夠帶給消費者這樣的觸動。”
浮云藝術CEO方明提到,“這是我第三次參與紅頂獎產品的評審工作,而此次評審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家電產品的設計亮點,無論是造型還是美感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可以看到這些參選品牌立足于產品的功能、應用場景等現實需求,通過新材料、新工藝、新色彩、新造型的應用,捕捉到用戶對于細節的審美需求,從身心兩方面的愉悅滿足了產品創新的價值點。紅頂獎作為引領中國高端家電產業發展的重要獎項,正在推動我們的產品向著更高端,更具科技含量,更具附加價值的方向行進。”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健康家電事業部部長吳承鉑認為,“紅頂獎的參評產品留給我很深感觸,比如針對廚電的開發,企業除了在產品硬件技術和工藝上下功夫,其實還深入發掘了食品加工工藝和加工工況等的研究,針對營養的釋放和有害食品接觸材料做出了更多正向選擇。家電創新其實需要大量跨學科研究,比如食品工程、材料工程等,從參選產品看,家電企業用心了。通過紅頂獎這個展示舞臺,除了家電本身的推介,我們其實還看到了一種對于健康、科學、有序生活的消費主張。”
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王瑞祥提到,“此次評審給我的最大感受是企業越來越注重客戶對家電的體驗,在家電照顧人體舒適與健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時,在節能和環保領域,也取得了很好的進步,包括智能化,套系產品間的互動,讓我們看到了便捷、舒適生活的更多可能。紅頂獎通過消費者網絡投票,媒體評審和專家按照客觀指標進行綜合評定等多步驟評選,基本上是比較客觀公正地,代表了行業的最高科技成果。也希望紅頂獎這個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客觀公正產品信息披露的平臺能夠長遠地走下去,為每一個消費者所了解。”
作為家居行業資深媒體人,《瑞麗家居設計》出版人、首席內容總監周小捷認為,“此次紅頂獎參評產品無論是單品還是套系,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除了家電常規的黑、白、不銹鋼配色,一些企業專屬的調制色彩非常動人,與家居的適配性更高,從工藝上可以感覺到滿滿的創意點,家電正在為消費者的家居生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肖勇提到,“紅頂獎的參評產品是中國家電產業面貌的直觀反映,從設計上來講也是公眾審美的一種體現,我們可以看到,倉廩豐實后,中國消費者開啟了對于美的精神追求。家電是一面鏡子,一方面鏡鑒著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一方面又為人們向著更美好的生活出發提供參考坐標。在家電產品用色上,審美格調越來越高級,穩重飽和的光譜,簡約而不失大方,摒棄了以往很多花里胡哨的元素。創造風尚,引領風尚,是我對于紅頂獎的寄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提到,“在本次評審中,我深切感受到家電產品正在朝著智能化和套系融合兩個方向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了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向往,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本質就是消費習慣的變遷。隨著生活品質的躍遷,家電行業無疑正在迎來智慧家居、美好生活的風口,更多智慧場景催化并強化了包括娛樂享受、健康清潔、營養膳食等方面的新需求,為家電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升級帶來新契機,整個家電產業大有可為。我已經多次參與紅頂獎產品評審,可以深刻感受到‘這一屆’相比‘上一屆’在品種上的豐富,在質感上的飽滿。紅頂獎反映的不僅是中國家電向上的階梯,更是中國人民向往的生活。”
以2022為原點,紅頂獎將伴家電行業再出發,讓我們一起期待12月15日紅頂盛典的揭曉吧。
關鍵詞: 高端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