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2022—2035年)》((豫政辦〔2022〕52號),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該《規劃》,河南省將圍繞港口貨運功能形成“2+8”分層次港口布局,即規劃形成以周口港、信陽港為主要港口,鄭州、洛陽、南陽、商丘、平頂山、許昌、漯河、駐馬店港等8個港口為地區性重要港口。
至此,謀劃數年的鄭州港算是“官宣”了。關于鄭州港,以前分享過,下面會提到。除了利用賈魯河打造支線航道和鄭州內河航道港口外,規劃中還提到將依托黃河、大運河河南段和庫湖區航道打造客運碼頭和客運航道。
(相關資料圖)
根據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將加快“空-鐵-公-水”四位一體、多式聯運網絡。近期,依托鄭周“空水”聯運平臺實現空水銜接、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促進航空物流與內河水運臨港產業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根據前期研究,鄭州港位于鄭州東南航空港區新代管的區域內,在中遠期規劃策略中,將利用賈魯河聯通淮河航道,來謀劃鄭州港。由此形成航空港綜合物流樞紐新優勢,促進臨港產業及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升航空航運資源的有效配置,強化航空港綜合樞紐功能。
接下來,咱們來看看這份規劃方案的重點內容。
《規劃》提出,到2025年,周口港、信陽港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效,港口吞吐量達到7000萬噸以上(含集裝箱30萬標箱);到2035年,形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體系,港口吞吐量達到3億噸(含集裝箱150萬標箱以上);到2050年,規劃航道通航里程達到3670公里,港口吞吐量達到4億噸(含集裝箱300萬標箱以上),全面建成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規劃》提出了航道規劃方案和港口規劃方案。其中,航道規劃方面,形成“一縱三橫九支+其他航道”總體布局,規劃航道總里程3670公里。
?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總圖-來源官網
港口規劃方面,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體系, 圍繞港口貨運功能形成“2+8”分層次港口布局;依托黃河、大運河河南段適宜河段和庫湖區航道,規劃建設客運碼頭。
規劃周口港、信陽港為主要港口。高質量提升周口港,形成“一港十區一核心”布局;承接鋼鐵等產業轉移,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申建口岸、綜保區等開放平臺,服務臨港產業集聚發展和新興臨港經濟城市建設。高標準打造信陽港,形成“一港九區一核心”布局;構建“鐵公機水”多式聯運發展新格局,積極拓展現代物流、綜合保稅、高端制造等港口服務功能,支撐大別山革命老區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規劃鄭州、洛陽、南陽、商丘、平頂山、許昌、漯河、駐馬店港等8個港口為地區性重要港口,服務本地原材料和產成品水路運輸,形成水陸物資轉運樞紐,支撐支柱產業發展。
?鄭州港謀劃示意圖-來源城建規劃群僅供參考
《規劃》同時提出了近期和遠期的實施內容。其中,在近期(2022—2025年)。重點推進建設淮河、沙潁河、唐河、沱澮河等骨干航道。航道通航里程達到2000公里以上,三級及以上航道達到200公里以上。實施周口港擴容工程,打造周口港多式聯運樞紐,大力發展內河集裝箱運輸;高標準打造信陽港,發揮信陽港淮河門戶樞紐港作用,支持信陽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構建大別山革命老區對外開放高地。建設洛陽、南陽、商丘、平頂山、許昌、漯河港等地區性重要港口。
建設周口、信陽等疏港鐵路專用線,完善疏港高等級公路網絡。大力發展鐵水、河海聯運。2025年港口吞吐量達到7000萬噸以上(含集裝箱30萬標箱)。
遠期(2026—2035年)。升級改造淮河、沙潁河、唐河和沱澮河等航道,加快建設白河、渦河、史灌河、賈魯河等航道,全面建成“一縱三橫九支”航道,航道通航里程達到3200公里以上。強化既有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建設規模化作業區,提升港口服務能級。建設鄭州、駐馬店港等港口。完善疏港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等集疏運體系。2030年港口吞吐量達到2億噸(含集裝箱100萬標箱以上),2035年港口吞吐量達到3億噸(含集裝箱150萬標箱以上)。
結語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河南省港口共完成貨物吞吐量2154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和2萬標箱。從體量上看,目前尚處在起步階段。
但隨著規劃的逐步推進,河南的水運短板一定可以加快提升。無論是謀劃的鄭州港,還是計劃推進的伊洛河、黃河、賈魯河鄭州城區段和鄭汴旅游航道,鄭州都市圈的水運也將進一步提升。
最大亮點依然在鄭州航空港區,因為鄭州航空港正在加快謀劃建設新國際陸港和鄭州水港,將建成空港陸港兩港引領、四港聯動的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綜合國際交通物流樞紐。
這個水運樞紐就位于鄭州航空港代管的尉氏區域內,通過謀劃圖來看,自東向西依次由水港、高鐵、機場、陸港組成鄭州航空港區樞紐新優勢。
來源:珂爾
關鍵詞: 鄭州港開始謀劃 建設時間初定 鄭汴洛水運旅游通道大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