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統籌做好‘雙碳’工作與生態環境保護,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6月5日,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如是說。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綠色發展成效逐步顯現,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積極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全球環境治理貢獻彰顯。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的復雜工程和長期任務。”黃潤秋提到,“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要扎實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黃潤秋說,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要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大力深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育綠色低碳新動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談到“雙碳行動”對空氣污染治理的影響時介紹說,研究表明:現行清潔空氣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排放下降,但之后進一步減排潛力大幅收窄,如不采取進一步措施,PM2.5濃度持續下降空間不大。而在碳中和路徑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在2030-2060年間將進一步下降67%和83%。到2060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PM2.5年均濃度將會降到10μg/m3以下,空氣污染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中國的碳市場建設進程邁入了嶄新的階段。據湖北宏泰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碳排放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中碳登”)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祥介紹,“大型活動碳中和”一直是生態環境部推進低碳生活的重要方式,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是迄今為止第一個使用全國碳排放配額注銷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