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0點,2021年618年中購物節正式開啟。很快,峰米科技就宣布首戰告捷,45分鐘銷售額即破千萬,奪得618激光電視品類前一小時銷售額和銷量雙料冠軍,勇奪四連冠。隨后,國內首推激光電視產品的海信數據出爐:6月1日線上單日10小時銷量已超去年全月,同比增長510%,80吋以上巨幕銷量同比增長577%。“爭分奪秒”“火藥味”十足的銷售戰報,足見各大廠商對激光電視領域的爭奪激烈。6月3日,海信視像副總裁、海信激光顯示總經理王偉預計,今年激光電視行業銷量將翻番。
巨頭入局 賽事再起 激光電視邁入“萬元級”
受全球市場供需變化、疫情和匯率變化等影響,包含顯示面板、芯片在內的多種電視核心零部件價格持續大幅波動,持續走高。除了電視面板從去年至今大漲逾8成之外,其他包括電視芯片在內的電視材料成本也增加了30%~50%之多,直接導致三星、索尼、TCL、創維、榮耀、小米等液晶電視紛紛提價。
反觀激光電視,在“6.18”期間,很多則都跌破萬元關口。其中米家激光電視1S優惠后只需9999元,海信激光電視75L9D優惠后只需9999元。5月初,峰米也推出激光電視Cinema系列C2激光電視,價格只有9999元。
對此,日前,海信視像科技副總裁、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表示,目前產業上下游玩家越來越多,過程中成本自然下降。加之激光電視新技術調整、平臺的應用降低整套產品的成本,使得激光電視正在進入價格下探的階段。
與此同時,激光電視每年的銷售量都在增長。2020年,激光電視更成為彩電行業中唯一取得正增長的品類。奧維云網全渠道數據顯示,2020年度,激光電視整體銷量同比增長64.5%,2021年第一季度,激光電視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5.10%。
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巨頭入局,激光電視市場的角逐也日益激烈。在海信、長虹等主流彩電企業的帶動下,激光電視產品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00多家。
2020年末以來,隨著三星、惠普、索尼、愛普生等激光顯示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市,證明一個由中外企業共推共建的激光顯示新陣營已經全面形成。
歐洲杯加持“6.18”助陣激光電視或迎爆發期
近日,一年一度“6.18”促銷已開啟。京東家電數據顯示,電視品類呈現出高端化消費趨勢,其中10000元以上中高端電視產品前10分鐘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 同時,大屏電視也日益走俏。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電視市場的全年平均尺寸為52.4寸,同比增長1.5寸。2020年,65寸以上電視占比為25.0%,同比增長6.5%。
尤其是大屏電視沉浸式體驗成為觀看賽事首選,賽事營銷也備受電視企業重視。王偉表示,2016年,海信通過贊助歐洲杯,全球知名度提升了6個百分點,當年二季度,海信電視歐洲市場銷量提升65%。2018年,受益于世界杯的品牌推廣,海信電視國內市場品牌認知度提升12個百分點,當年海外銷量同比增長55.3%,銷售額同比增長32.3%。“今年,我們將抓住機會繼續推廣激光電視。”王偉稱。
對于未來激光電視的市場規模,王偉表示,“2020年,國內激光電視銷量大概在20萬臺。今年如果市場表現好,預計可能會翻番,而且再往后一年,可能再翻一番,這兩三年會有這樣的發展趨勢。”
據奧維云網的預測,預計到2022年,激光電視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將突破100萬臺,銷售額達到118億。
新技術迭代 升級高端大屏 顯示之爭步入中國時間
產業鏈新技術的不斷推出,標志著激光電視產業業走向成熟。在去年的8月,中國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發布的《中國激光電視產業白皮書》顯示,近20年來,中國大陸激光電視領域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海外,成為全球最多。中國的激光電視領域已經完成了彎道超車,也實現了全球激光顯示創新的技術引領。
截止到2021年4月,激光顯示領域已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海信是1366項,授權531項,其中國外專利授權55項。
海信則自2014年推出全球首臺100英寸激光電視以來,從2K到4K,從單色到雙色再到三色,從100英寸到300英寸……持續推進產品迭代,從尺寸、畫質、形態上不斷發力。“今年我們會全力把卷曲升降電視研發上市。同時,8K激光電視今年也會完成技術方案的儲備,也會推出樣機。”王偉說。
而長虹在激光電視領域深耕10余載,也已自主掌握了光機、整機、屏幕和制造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