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原地產統計的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5月1日-5月5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4.1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10.2%。不過,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向《華夏時報》記者強調,“從交易絕對量來看,仍屬于正常范疇內”。上海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認為,自2021年開年以來,上海調控政策頻繁出臺,足見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隨著集中供應模式的逐步推進,購房者也將在面對多重選擇時回歸理性。在此背景下,樓市發展節奏勢必將因此有所調整,以更健康平穩的姿態向前邁進。
成交平穩
4月25日,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宣布將上市一批新建商品住房。該批房源包括47個項目,總面積約156.7萬平方米,共計13969套,分布于寶山、浦東、松江、虹口、靜安、黃浦、青浦等12個區域,其中大部分房源為剛需盤,31個樓盤的備案均價為6萬元/平方米以下。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47個項目中,14個項目在今年“五一”期間開始認籌,且多個項目認籌表現較佳。例如,位于寶山的大華·公園城市項目于5月2日開始認購,共推出672套房源。盡管還未到認籌的截止日期5月8日,但大華集團方面提供給《華夏時報》記者的數據顯示,該項目認購啟動僅4天,認購比即破1.3,成為上海第十個觸發記分順序購房的“紅盤”。
不過,由于多個項目仍處于認購期,且認籌時間從原先的5天拉長至7天、在搖號選房前還需進行資格審查程序等因素,“五一”期間,上海樓市的成交熱度并未與認籌熱度同步。
上海中原地產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4.1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10.2%。而從成交格局上來看,剛需、剛改類產品交易活躍,和去年同期中高端項目相對活躍有明顯反差。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原南匯、嘉定區和松江區等均為活躍區域,5日內成交量都超過1萬平方米,尤其是原南匯的成交達到5.4萬平方米。據中原地產數據,“五一”期間,位于原南匯的萬達觀湖軒共成交590套,均價為31578元/平方米;排名第二的嘉定區南翔鎮JDC2-0203單元18-02、20-01地塊新建商品房項目(一期)賣出了291套、練祁佳城君瀾名邸賣出129套。
此外,國貿佘山源筑也在五一期間售出85套,而上海星河灣花園(三期)則售出55套,而該項目也是均價最高的項目,均價達78320元/平方米。相比之下,上海市中心區表現較為遜色,黃浦、老靜安、長寧等7個區成交“掛零”,成交排名前三的樓盤均價都不超過6萬元/平方米。
5月“仍會穩定發揮”
“今年假期成交比去年減少一成,但從交易絕對量來看,仍屬于正常范疇內。”盧文曦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說,“一方面,隨著供應的集中釋放,尤其是剛需和剛改項目的集中入市,支撐起交易數據。另一方面,目前市場中二手房價格仍較為堅挺,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新房還是具備不少優勢。”盧文曦認為,“五一”期間,上海不少售樓處還是照常營業,看房的人群也不少,說明新房入市價格穩定對買家的吸引力較大。
“在密集調控之下,樓市不會大起大落,平穩將是常態。”盧文曦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部分城市“五一”假期樓市熱度并不高,4月份,各城市都在調控影響下有所降溫,雖然未出現價格下調,但成交量已經在4月基礎上開始出現了輕微下行。盧文曦強調,隨著一系列調控舉措出臺,對于新房銷售中的亂象給予震懾和制止,給予買家入市信心。預計在供應的支撐下,5月仍會有穩定發揮。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上海第二批集中供應的47盤相繼開啟認購的同時,一系列樓市政策的“補丁”也隨之而來,對首批集中供應過程中一些認購“亂象”進行了強力監管,在完善認購規則體系的同時,也切實保護了真實購房者的合法權益。
上海推出了第二批集中供應房源之時,即調整了新盤認購細則,商品房銷售監管力度也進一步加強:一是延長認購時間。所有上市銷售項目,認購時間由原來的5天延長至7天;二是提前公告信息。所有上市銷售項目,至少在認購前三天,“網上房地產”將公示該項目認購地點、認購時間等;三是規范認購材料,規范認購所需材料清單,并在認購規則中明確。
更重要的一條是:嚴格銷售監管。凡發現開發企業設置障礙“篩選”客戶等違規行為,加大整治力度。
例如,4月29日晚間,網上房地產掛出一則公告,稱接群眾投訴反映,靜安福新名苑(推廣名:龍盛福新里)、浦東海富城市花園(推廣名:浦東綠地海富·東上海)、嘉定云上名邸(推廣名:保利云上澄光)、南山虹橋領峯四個樓盤存在違反認購規則等行為,其中福新名苑樓盤已認購公示。相關區房管部門(靜安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正在調查核實,調查核實整改期間,暫停福新名苑樓盤認購。
在《福新名苑情況通報》中,靜安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也強調,在樓市調控新政密集,百姓購房需求迫切的情況下,企業要約定合理可行的貸款周期,既合法合規,又合情合理地做好銷售方案。確保銷售環節三大類15項認購資料不追加,首套、二套35%、70%認購金不超額,“保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保障購房人的權益”。盧文曦認為,這表明監管層對樓市調控的決心,一系列舉措對穩定市場情緒有積極作用。
克而瑞上海認為,上海第二批新房集中供應首先在數量上較第一批有所增加,符合樓市“小陽春”到來的有力舉措,可對長期斷供下累積的市場需求進行有效分流,從而控制市場熱度、緩解供需矛盾;同時,本次集中供應的項目在價格梯隊上也相對豐富,避免了個別樓盤集中認購導致的市場過熱及恐慌;備案均價方面,本次房源在備案價格上整體依然保持穩定,加推項目均價相較前期多處于持平狀態,這對穩定上海房價、平穩市場預期意義重大。
總體來看,自2021年開年以來,上海調控政策頻繁出臺,足見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且隨著集中供應模式的逐步推進,購房者也將在面對多重選擇時回歸理性。克而瑞上海直言,“在此背景下,(上海)樓市發展節奏勢必將因此有所調整,以更健康平穩的姿態向前邁進。”(記者 李貝貝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