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年薪中間位處于10-20萬元的房地產行業,已然被互聯網大廠們甩開了距離。
頂著被裁員、被降薪的風險,地產人在2020年度過了極其焦慮的一年。
近年,行業出現下行、房企分化加劇,裁員和降薪就仿佛兩顆隨時有可能被引爆的“炸彈”,讓地產從業者們充滿危機感。而去年的疫情無疑加快了“炸彈”的引爆速度,區域型小房企接連陷入困境之余,規模房企降薪和裁員的消息也頻頻傳出。
去年3月,有自媒體對46家房企薪酬及人員狀況進行統計,得出結論:一半房企存在裁員、降薪或變相裁員、降薪的情況。這當中不僅有資金較為緊張的中小型房企,頭部房企亦未能幸免。
不過,裁員或降薪的消息傳出后,不少房企做出否認,彼時真相如何難以判斷。近期,隨著上市房企2020年年報的陸續發布,真假裁員、降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驗證。
旭輝、世茂員工翻倍
據時代財經統計,TOP50房企中,有30家房企單獨披露了截至2020年年末在職員工數量。結果顯示,去年減員的房企為13家,增員的房企有17家。其中,員工數量增幅超過20%的房企有7家,員工數量減少超20%僅3家。
發展多元業務成為左右房企員工數量增減的主要因素之一。7家員工數量增幅較高的房企中,旭輝及世茂的數據增長幅度均超過100%,分別達到149.67%和124.19%。對比旭輝的年報可以發現,其2019年的在職員工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和商業地產租賃業務,去年,旭輝并表旗下物業集團,11263名物管員工納入統計范疇,導致旭輝人員總數暴增。
世茂員工的突然增長則是與其布局多元化板塊不無關系。除主業地產開發之外,世茂旗下還有金融、文化、商管、服務、酒店幾大板塊,世茂服務按照世茂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的規劃,希望能在未來多孵化幾個上市公司。多元業務大力擴張之下,世茂在去年招攬超1.3萬名人才,總數由2019年年末的10854人增至2020年年末的24334人。
減員房企中,合景泰富因旗下物業板塊分拆上市出表,人員總數大幅度減少47.37%。富力及祥生,則都在去年被曝出大裁員的房企名單之中。
具體來看,2020年,富力共減少23481名員工,減員幅度為37.69%。富力在年報中針對在職員工數量的大幅減少作出解釋,稱為出售物業管理公司所致。如其所言,去年4月,富力以3.3億元的價格將部分物管業務出售給兩名大股東張力和李思廉,彼時還因對價過低而引發爭議。
如果說合景泰富及富力的減員事出有因,祥生則是實打實地進行了調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祥生在職員工總數為3488人,而2019年,該數字為4528人,去年員工減少的幅度達到22.97%。
事實上,在2個多月前,曾有媒體稱祥生制定了裁員計劃,將裁掉30%人員,并指出早在去年5月已有了試水動作。消息傳出后,祥生對“裁員”一事做出否認,稱內部人員調整屬于正?,F象。
當時代財經就人員數量減少一事向祥生進行求證時,祥生方面回應稱,這是其為打造敏捷型、極簡型組織結構而做出的調整。祥生方面還表示,在公司規模穩定的前提下,人員的調整能夠反應其組織效能及管理成熟度的提升。
地產人均年薪21萬
與裁員的情況一樣,“降薪”也并非一種常態。
時代財經對17家TOP50房企做出統計,以雇員福利開支數據作為統計口徑,去年17家房企中,僅祥生、美的、新力和越秀地產4家房企的員工成本出現降低,其余13家房企的全年員工成本均有所增加,且有約70%的房企員工成本增幅達到兩位數。
若按照年報數據推算出的人均年薪來看,房企的薪資水平普遍處于穩定狀態,17家樣本房企中,降薪與漲薪的房企數量分別是8家和9家。增減幅度在10%以下的共有9家,變動幅度在10-20%的有4家,變動幅度超過20%的房企同樣為4家。
實現漲薪的房企中,富力的人均年薪增幅最大,達到78.49%。去年,富力在員工數量大幅度減少37.69%的情況下,全年員工成本開始增長了11.18%,人均年薪由2019年的5.58萬元漲至9.96萬元。然而,即便去年富力人均年薪大幅增長,但9.96萬元的年薪仍是17家樣本房企中的最低水平。
人均年薪下降幅度最大的則是世茂。2020年,世茂員工總數增加124.19%,員工成本為32.3億元,增幅僅22.26%。照此數據推算,去年世茂員工人均年薪為13.27萬元,較2019年減少約11萬元。
互聯網科技與房地產常常被稱為兩大高薪行業,但從17家樣本房企的數據可以發現,去年房地產行業的人均年薪21萬元,收入水平已經難以比肩互聯網科技巨頭們。
時代財經統計,去年,17家樣本房企中只有龍光和融信的人均年薪超40萬元,分別為48.05萬元及43.04萬元。其余15家房企,人均年薪在9-20萬元之間的數量達到11家,人均20-40萬元之間的房企有3家。
反觀互聯網科技領域,近些年來薪資水平一直處于高位。以騰訊為例,2020年,騰訊員工總數為85858人,雇員福利開支總額為696.38億元。以此計算,去年,騰訊員工人均年薪高達81.11萬元。
另據獵聘大數據顯示,互聯網大廠的人均年薪大多處于30-40萬元左右,其中快手的人均年薪為40.66萬元,百度、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的人均年薪均達到30萬元以上,分別為39.64萬元、36.55萬元和31.13萬元。
相比之下,人均年薪處于20萬左右的房地產行業,已然被互聯網大廠們甩開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