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金國際資本(00982.HK)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成功更改企業注冊名稱。
公告還顯示,公司股份名稱將由“華金國際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改為華發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并將于3月18日上午9時起生效。華金國際資本表示,更改公司名稱不會對現有股東的任何權利產生任何影響。這也意味著,華發物業憑借兄弟公司華金國際資本借殼完成上市。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華金國際資本和華發物業是同屬于華發集團的兄弟公司,華發集團透過間接全資附屬公司鏵金投資,間接控制華金國際資本36.88%股權。
該集團組建于1980年,是珠海最大的綜合型國有企業集團和全國知名的領先企業,當前以城市運營、房產開發、金融產業、實業投資為四大核心業務,堅持“科技+城市+金融+實業”發展模式,發展實體經濟
根據官網資料,華發物業成立于1985年,業務范圍包括寫字樓、體育場館、政府機關、商業、工業園區、會展等共7類業態,覆蓋北京、上海、廣州、中山、武漢等十多個大中城市。
從在管面積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發物業管理的物業項目合約總建筑面積約2670萬平方米,向153項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及增值服務,總收費建筑面積達約1410萬平方米。根據中房研究院2020年研究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27家公布在管面積的上市物企在管面積總量達26.45億平方米,較2019年同期增長43.3%,平均在管面積達9800萬平方米,低于平均在管面積。
對于為何走遠路執著于“借殼”,國企投資協會專家盧曉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首先審核標準相對寬松,避開一些財務和法律上的盡調程序。但最為突出的優點就是殼公司由于進行了資產置換,盈利能力大大提高,在股市上的價值可能迅速增長,因此企業所購買的股權價值也可能成倍增長,企業因此所得到的收益可能非常巨大。”
不過,即使借殼上市的消息早已傳出,華金國際資本依然難改股價常年低位徘徊的現狀。截止3月16日記者發稿時,華金國際資本報0.255港元/股,總市值僅25.66億港元。近一年來,該公司仙股的命運依舊無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