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群體住房困難,2021年政府將繼續規范發展以長租為代表的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重點在于解決長租公寓、租房企業高成本、高稅收的問題。
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這是缺席2年后,“租賃”一詞再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時隔2年,根據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住房租賃市場的相關表述中,“市場”前面的謂語已從“培養”改為“規范發展”,并首次提到發展“長租房”。
對于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1月6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曾公開表示,要推動出臺《住房租賃條例》。整頓規范租賃市場秩序,加大對“高進低出”“長收短付”以及違規建立資金池等的整治力度,防止“爆雷”風險。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培育規模化住房租賃市場,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是今年“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和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重要著力點。尤其是在去年部分長租機構出現較大經營問題后,長租行業正迎來陣痛期。如何培養市場信心,鼓勵更多的社會主體參與到租賃住房的供給上,需要國家在土地、稅收等層面給予相應的支持。
為扶持長租企業的發展,今年國家將在金融層面給予租賃市場怎樣的支持?在5日提交全國兩會審查的《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下稱《計劃報告》)中,對此專門做出了說明。
《計劃報告》稱,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加大住房租賃市場金融支持,穩步推進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支持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
對于“穩步推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試點”,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目前,該項工作的推進仍較為緩慢,難點有二,一是該項工作需要極大的稅收優惠和稅法調整;二是證券、基金、信托等金融產品的相關法律法規也需要進一步調整。
“不過,由于近幾年長租公寓爆倉時有發生,市場秩序亟待規范。依據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有望在整頓租賃企業高風險經營,培育一批機構化、規模化的長租企業上有所突破。”他說。
除了對長租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告訴第一財經,政府還應推動個人租賃收入所得稅的減免,以促進更多的城市閑置房源進入住房租賃市場,滿足新市民不斷增加的租房需求。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個人出租房屋需繳納房產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及個人所得稅等5個稅種,免征印花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貝殼研究院相關研報顯示,截至2021年3月,在全國范圍內,已有超過10個城市發布了個人房東的個稅優惠政策。其中,深圳、南京、成都對個人租賃稅收優惠力度最大,而深圳領跑全國,并將在2023年底前達到綜合征收稅率為0%。
許小樂認為,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在發展長租房市場的同時,將加大行業監管和規范。前者可以通過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來提高供應方和運營方的積極性,擴大市場化租賃供給;后者則需要推動相關立法,并加大對現有政策措施的執行力度,充分保障租房者權益。同時,在“租購并舉”的基礎上,還需推動“租購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