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攔路虎、后有追兵,彩電企業的日子今年以來就是典型的“雪上加霜”。那么,接下來,彩電企業怎么辦?
彩電企業的日子今年以來,經歷了真的很難、實在太難、路在何方等一系列變化。背后,正是來自一線市場的低迷。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銷量990萬臺,同比下降6.4%,銷額261億元,同比下降7.4%。自6月增長之后,7-9月連續三月出現量額齊跌,市場陷入疫情后今年第二輪下滑周期。這樣的數據意味著彩電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壓力。
彩電市場銷量與銷售額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彩電市場上游面板價格不斷上漲,很多彩電廠商在生產計劃調整中處于被動狀態。上游面板成本趨高,帶動整機成本飆升,比如32吋等中小屏面板已經上漲了90%還多;同時,受成本上漲影響,多數彩電品牌快速回調產品零售價,即使在“雙11”大促期間,市場均價也不降反升。
同時,行業整體也受到疫情影響,由于上游顯示材料受困,整個彩電產業鏈面臨嚴峻形勢,材料及零件商、面板廠、制造廠、廠商、渠道商及消費者六大環節遇到不同程度影響,彩電市場上半年就出現量價齊跌。
但是,彩電市場雖然整體承壓不減,卻也展現出了更多變化。如游戲大屏、教育大屏等面向不同人群的場景化產品,會議大屏、電子黑板等2C產品逐步向2B市場滲透,以及超高清及OTT用戶累積和生態完善帶來的內容服務收入前景。在技術層面,激光顯示處于良好的發展態勢,mini LED技術則將全方位提升液晶的性能表現。這樣的變化不僅更加考驗彩電企業的經營與調整能力,同時也是其在市場端保持競爭力的長期命題。
從各個企業經營層面看,國內彩電業龍頭之一的海信視像發布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274.8億元,同比增長16.23%;歸母凈利潤翻倍至約5.8億元,同比增長117.42%。面對國內彩電市場下滑、新品牌不斷涌入、上游電視面板漲價等挑戰,海信視像持續押寶激光電視,謀求以差異化產品搶占大屏顯示市場;還推出教育電視、游戲電視等針對細分市場的產品;同時海外市場也繼續拓展。
作為智能電視代表,一向以低價走量的小米在今年7月與8月發布旗下小米大師系列兩款超高端電視——電視大師65吋OLED、小米透明電視。創維方面多次強調走向高端,不參與價格戰。日前更是將2015年收購的德國奢華電視品牌美茲旗下的美茲黑標引進中國市場,專供高端消費群體,但目前來看消費者對美茲的反響平平。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進軍智能電視領域OPPO,并沒有沿襲智能電視走低價的初始路線,其推出的首款智能電視產品OPPO智能電視S1定位高端,據介紹,該產品采用4K量子點屏幕,售價7999元。
與低迷沉寂的2019年不同,2020年彩電市場盡管因疫情影響整體承壓不減,面板上漲造成成本壓力持續,但整體來看頭部家電企業受沖擊相對較小。同時,海外市場電視需求激增,市場多元化趨勢明顯,價格因素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因此企業雖經營壓力巨大,但也面臨著新的發展與機遇。
關鍵詞: 彩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