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買手機,你會發現單顆攝像頭的手機已經從貨架上消失了,雙攝、三攝甚至四攝像頭已經成為主流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大家拍照既要求拍得清,又要拍得遠,這就要求手機廠家在攝像頭研發的時候提高其技術水平同時增加攝像頭數量。”做了近十年數碼生意的陳超在百腦匯經營著一個攤位,他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拿貨的時候,渠道商已經明確下一批貨開始,攝像頭集成模塊以及人臉識別模塊都要漲價,整機的話還沒有到漲價的地步。”
今年以來,圖像傳感器芯片(CIS)已經連續兩輪漲價,下游智能硬件商家叫苦不迭,消費者也表示無奈。
成本增加波及下游產業
智能門鎖、虹膜識別設備或許都將漲價
“按照往年慣例,年前和年后一兩個月,數碼產品都會因其電子配件漲價而價格略微上浮,今年已經開始有了一些漲價的苗頭。對于組裝發燒友而言,尤其是跟攝像頭相關的零部件,我們的拿貨成本已經比之前漲了5個點左右了。”小陳告訴記者。
CIS可以說是電子行業的“眼睛”,不僅相機攝像頭需要CIS,像是虹膜識別模塊、3D人臉識別模塊都會用到CIS,作為產業鏈下游一端的智能家居安裝成本上漲已成事實。
伴隨著全屋集成智能家居越來越流行,虹膜及人臉識別功能逐漸被應用到家電操控中,“我們已經發出公告了,1月1日之后簽訂合同,其中涉及人臉、虹膜識別入戶這些模塊都會漲價,其他的常規智能硬件價格基本穩定。”專注全屋智能家居的摩根智能相關負責人李拔說。
據李拔介紹,他們現在采用比較多的智能門鎖,硬件上采用3D TOF攝像頭和AI智能芯片,軟件上采用活體檢測和人臉識別算法,提供整套適用于人臉門鎖解決方案,門鎖識別更快、更精準,真正具備慧眼識人的能力。
“今年年初那輪漲價,我們沒有把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所以沒漲價,只是我們的利潤被攤薄了,這次實在漲得有點厲害,我們只能調價了。”李拔也顯得很無奈。
關鍵詞: 智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