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億歐導讀 ] 日前,多個信息源向家電圈透露,海信家電集團將重新啟動華寶品牌,征戰空調線上市場、搶奪年輕消費群體。
或許是受到美的空調重啟華凌品牌并賦予新的標簽和內涵,最終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上所取得的階段性成績影響,日前,多個信息源向家電圈透露,海信家電集團將重新啟動華寶品牌,征戰空調線上市場、搶奪年輕消費群體。
隨后,家電圈從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后發現,10月22日華寶品牌在第7類、9類、11類的注冊人發生變更,統一歸為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事實上,自2006年海信收購科龍之后,早在1998年就被科龍并購的華寶空調,就成為科龍旗下的品牌。但是,在海信接手科龍之后,除了在冰洗領域推動了容聲品牌,在空調領域保留了科龍品牌,華寶空調一直被“雪藏”至今,一直缺乏市場動作。
據悉,華寶空調重新上市最快也要明年,前期正在進行相關的品牌運營評估工作,操盤手則是來自空調電商第一品牌奧克斯的電商部門。屆時,在海信家電集團平臺上,面向家用空調市場競爭將會形成“海信、科龍、華寶”三大品牌矩陣。其中海信是線上、線下全品類經營品牌;科龍屆時將會主攻三四五級市場,以線下實體店為主;而華寶則將全面主攻線上年輕消費群體。這能否吹響海信系在家用空調市場上“逆勢增長”的信號?家電圈認為,還需要時間觀察。這卻釋放出空調產業未來競爭變局的一個新信號,那就是多品牌圈層化搶蛋糕將成主流。
其實對于很多老家電人,以及老用戶來說,當年的華寶與春蘭,可以稱得上是空調雙雄。其前身則是順德空調器設備廠,發展時間以及成名時間,均早于廣東同城的美的、格力、科龍等品牌。不過,隨著之后的空調價格戰,以及海爾、美的、格力等品牌的快速崛起,加上華寶自身的經營體制所限,其經營不善后在當地政府主導下賣給科龍。
隨著科龍再次賣給海信之后,華寶空調則徹底與一線空調市場“告別”,其品牌也被海信“雪藏”多年,一直沒有推向市場。業內人士向家電圈分析,其實當年華寶在空調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并不比海信、科龍差,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海信空調業務能經營好2個品牌,就已經不錯。華寶品牌被“雪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最近幾年以來,隨著消費分級、渠道碎片化,以及競爭白熱化,美的、海爾等多個家電巨頭在空調市場上都推動了多品牌經營細分。比如美的旗下就擁有主打高端的COLMO,主打中高端的美的,以及主打線上年輕消費的華凌,還有主打線三四五級市場的小天鵝,自今年以來成為空調產業逆勢增長的企業。同樣,海爾空調組建了高端卡薩帝、年輕化統帥,以及定制化小超人等多品牌陣營。
相對同行,近年來海信家電旗下的空調業務中,海信日立平臺在家用中央空調上保持著行業“數一數二”的領軍地位,海信家用空調這幾年來在劇烈的市場沖擊和外部洗牌之下,正面臨著一輪發展挑戰,其中海信與科龍的雙品牌運營,并未在一線市場上找到“協同與競爭”的平衡點,在市場規模和行業話語權上受到沖擊。被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等同行甩在身后,如今還要面臨來自小米系米家、智米、云米的追趕。由此破局是必然之策,而華寶空調能否擔負重任?2020年會給出一個答案。(本文發布于家電圈,作者為寧言;經億歐家居編輯,供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 海信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