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是房屋信息中最不透明的一項,很多人對公攤面積不夠了解。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公攤面積的相關知識,有需要的購房者都來了解一下吧。
一、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還包括套(單元)與公共建筑之間分隔墻及外墻水平投影面積一半建筑面積。根據規定,以下共有建筑面積應單獨設置戶室不進行分攤,但應分攤僅為本幢服務的相應共有建筑面積。如為多幢服務的管理用房、警衛室;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車棚、車庫等;為公共事業服務的配套用房;避難層(室)及結構轉換層可獨立使用的部分。“多幢服務的配電間、水泵房等設備用房;消防避難層(室)及結構轉換層;幢與幢之間相連的通廊”,這些共有建筑面積應單獨設置戶室不進行分攤,也不分攤其他共有建筑面積。
二、公攤面積計算方法
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簡單說就是公攤系數乘以自己房間的面積數。也就是說,只要知道了公攤系數,就可以知道房屋的公攤面積了,而公攤系數通常是開發商宣傳自己樓盤的一個重要指標。從公式來看,公攤系數=各戶總的公攤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筑面積之和,而總的公攤面積=各戶總的建筑面積-各戶總的套內面積。
公攤面積公式看似非常簡單,然而出問題最多的就是公攤系數。很多時候,購房者對于計算公攤面積所涉及的數據:如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整棟建筑物各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是不得而知的,因而公攤系數也就沒辦法有效算出。
這就要求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多長一個心眼,比如讓開發商出示有關計算公攤面積的數據,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等基本數據,也可以要求開發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筑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這樣業主可以通過數據求出公攤面積,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三、公攤面積并非越小越好
對于大多數買房的人來說,公攤越小就越好。業內人士分析稱,事實并非如此,公攤面積過高雖然會影響住宅面積,甚至會花更多的錢購房,但是公攤面積過低,也意味著配套公共設施的規模縮減,因此也將影響居住品質。一般來說,樓層越高,公攤面積越大,因為樓層越高,則電梯、消防等公共設施越多,所以公攤面積越大,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面積也越大。
關鍵詞: 公攤面積